第18章 账本[第1页/共4页]
姓郑?潘小园在心中冷静捋了一遍《水浒传》,只想起来阿谁被鲁智深打死的郑屠,再说人家是“镇关西”,也不是南边人啊。
公然,刘娘子见她来访,只是微微惊奇,便停动手里纺锤,号召坐下喝茶。刘公年老,还在房里睡,刘家的半子已经去酒楼帮工了,是以堂屋里没男人。小门小户人家,男女有别也只能做到如许,也没甚么不便利的。屋里只要小贞姐儿在忙来忙去的清算,踮着脚尖擦窗台,在上面晾了几双刚完工的鞋根柢。
“大哥,明日若再有人赊账,你尝尝如许记。”
比及天亮,去管邻居刘娘子讨几张纸,趁便跟她拉拉干系。
前次她出门探查环境,用心记着了大部分街巷的称呼。不过不消写上去,一则武大不熟谙,二则她本身的繁体字程度还亟待进步,可不敢暴露半点马脚。
小女人到现在才头一次开口,声音脆脆的像是刚摘下来的雪梨。潘小园赶紧答复:“甚么事?”
潘小园吃了一惊,拥戴着点点头,心内里却缓慢地转。本来武大从清河县搬场,还是在她潘弓足的激烈要求下做出来的。
任何一个用电脑做过表格的当代文明人,对这类体例应当都不算陌生。固然潘小园设想出的粗糙成品,的确是欺侮了后代统统的财会专业职员,但在武大眼里,无异于一项高新反动性技术,所要求的智力程度已经达到了他的极限。
潘小园出了她家,贞姐儿给送出来,刚要关门,俄然又怯生生地叫她:“6、六姨……”
刘娘子神采一凛,站起来,抱愧道:“家父比来感了些风寒,要人多服侍着些。不是奴不留客……”
贞姐头更低,甜甜的道了声再见,掩上了门。
*
比起那些穿越成大师闺秀,不得不重新练习羊毫字的女主们,潘小园感觉本身还是有些莫名其妙的上风。
潘小园沉吟半晌,有了主张。还是舍不得直接用纸,先到厨房,用炭笔在地上打了几遍草稿,然后谨慎翼翼地在回到纸上划拉。
刘娘子想了想,答道:“嗯,听他们说,仿佛是南边来的财主,姓……是了,姓郑……”
潘小园从速表示了解,茶盏里的茶喝光,也站起来,谢了刘娘子赠的几张纸,又祝刘公早日病愈。两人互道万福,刘娘子便仓促进入里间了。
武大接受了他出娘胎以来最惨痛的一次折磨。幸亏武大最大的长处就是听话,晓得本身笨,晓得娘子比本身聪明,娘子的话就是金科玉律。脑筋转得满头大汗,拿着炭笔的手都攥得骨节发白。
如许做的好处是,固然武大不识字,记性也大,但能够通过舆图上的住地,敏捷判定出阿谁标记所代表的人来。再者,计算赊账数额的时候,再也不消一张张纸往回翻,每小我所欠的数额都写在一处,到时简朴相加便能够了。
潘小园完整没推测,内心涌过一阵暖流。这是大人不便利说的话,才叫小孩子来传?
贞姐左手绞右手,脸红透了,半天赋憋出来一句:“我娘叫我对你说……别管街上那些闲言碎语……你、你生得都雅,不被人群情才、才怪……”
连络她之前的推理:武大搬场,为的是一个靠不住的来由。四周的邻居没人提出质疑,都心照不宣地眼看着武大卖了屋子。
起首,让武大报出那些常常喜好赊账的主顾名字,把他们的住地标在舆图上。县城不大,百姓们低头不见昂首见,都相互知根知底,武大毫不吃力地便指出了二十几处住地。
可刘娘子却让她别客气,说这孩子做家务做惯啦。
“……有人来买十个炊饼,但身上只要十文钱,剩下的临时赊账,你该往账面上记多少钱?”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