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崇祯十七年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章 忙营务,佳人相助[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军民在王彦回归以后,勉强重振士气,一队队士卒,于营中巡查,使得三十万人驻扎之所,显得次序井然,而在闽江江干,小童们正于水边玩耍,而大人们则洗濯着各家的衣物,撤除灰尘,停止休整。

扬州军民自离杭时,得马士英调拨米粮十万石,现在已经所甚无几,四五日内便要耗损殆尽,而士卒身上的棉甲,在天南之地也以全无用处,所需布甲、罩甲又无从下落,每一件事都令他头疼不已。

不觉间,天以全黑,但王彦自回到营中,就没能分开桌案,批复措置的文书,账目,已经有一尺来高。

许嫣嫣出自书香家世,官宦世家,自小遭到一些教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王彦却不知她还精通账目,当下心中一阵诧异,赶紧放动手中汤碗,接过许嫣嫣手中帐本,翻看几下后惊奇道:“嫣嫣还懂这些?”

王彦骑马,在几名马队的保护下,奔回虎帐,见江岸边,百姓从连日驰驱的怠倦中摆脱出来,脸上呈现一丝笑容,口中呈现一些玩耍之语,神情也不由稍缓,仿佛忘怀了朝堂上的不快意,以及对局势的担忧。

行宫大殿中,隆武帝端坐于大宝之上,殿内两侧,立着四五十位文武大臣。

郑芝龙见天子对郑氏接连封赏,心气顿骄,觉得这是朝廷畏于郑氏在福建的权势,不得不依托郑氏,因此做出让步,以是不疑有他。

“家父调任吏部郎中之前,曾任职户部,常于家中措置一些事件,嫣嫣伴父摆布,遭到过一些教诲,因此对账目之事多有浏览。”许嫣嫣回想道:“为了替家父分忧,嫣嫣还自学了《九章算术》,就连徐阁老与西儒利玛窦所译的《多少本来》,也曾找来看了好久。”

“如此说来,王大哥岂不还要辛苦很长一段时候?如许劳累,身材倒是会吃不消哩!”许嫣嫣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而后说道:“王大哥,嫣嫣能看看这些账目吗?”

隆武帝再昨日下旨加封郑芝龙为平国公后,本日于早朝之上,再次加封郑之豹、郑彩为侯爵,并命二人带兵于外驻防。

“王大哥!”合法王彦有感而发时,许嫣嫣已经看完账目,对他说道:“上面所计根基没有弊端,只是三十五万两白银,于福京能够够买不到多少米粮,若要划算些,王大哥可让船队开往泉州一带够买。”

“北伐受阻,既然不能复国土,救遗民,那便先使三十万相随之人,安宁下来吧!”王彦驻马江边,心中一阵感慨,而后挥起马鞭,在马队的簇拥下,进入大营。

王彦现在已经位居高位,成为南明朝廷内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许嫣嫣却只是一流落风尘的小女子,她留在王彦身边,见王彦每日驰驱,内心心疼,但却甚么忙也帮不上,心中一度非常的自惭形秽,感觉本身全无用处,本日却发明能为王彦做些事情,内心天然一阵欢乐。

扬州军民出杭州后,便一起驰驱,未曾停歇,现在隆武于福京即位,王彦忙于朝中事件,为天子出运营策,他们便也在福都城外,占时驻扎下来。

郑芝龙见天子将行宫保护都交给了郑森,这即是天子将本身性命都交到了郑氏之手,心中顿时大喜,随让郑森于郑氏私兵中,遴选五千精锐,又拨给赋税东西无数,助其成军,以便节制宫城,掌控天子。

郑森从一国子监监生,一举成为朝廷重臣,对隆武帝的封赏,顿时感激涕零,随赌咒言,“忠君报国,必复大明国土!”

“王大哥。”许嫣嫣将汤放在王彦面前道:“你这几日忧心国事,本日回营更是连晚食也未吃,恰好百姓自闽江中捕到一尾鲜鱼,要献给王大哥,嫣嫣便亲身煮了,给你端过来,你且歇息歇息,尝尝鲜,别累垮了身材!”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超级军工霸主    神医世子妃    巅峰官路    鬼眼童妻    心扉晚开也情深    我当玉帝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