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闻政事(下)[第1页/共3页]
顾西夷缓了缓,方道:“皇上属意秀峦。”
苏荇尚未说完,苏云娇便抢先道:“这个我晓得‘铁门之战’嘛,足足打了三年,最后以天祈大胜,北牧退回草原离火关内告终。北牧当今的局面,莫不是当时留下的隐患。”
“以是说,拓跋氏才是此局赢家,啧啧,真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典范。”苏云娇感慨道。
“至于忠心,”苏荇一笑,“能让北牧人忠心的,臣服的,是强大的力量,而非是一家一姓。拓跋氏能忠心于耶律阿思图,不表示能对他的儿子忠心。”何况,一个本就具有野心的人在绝对的好处面前,另有何忠心可言?
顾秀峦恰是苏云娇三娘舅,褚老太君听了结无半点踌躇,道:“那就让秀峦去,好男儿一身本领就当报效国度。”说着又瞪了一眼顾西夷,“你可别拦着,秀峦那一身本领就该用在疆场上,不然小时候的苦算是白受了!”
堂下世人皆觉好笑,何如他们都是长辈,却又不能笑出声来,只好冷静憋着。
顾倾波听了,低声叹道:“这也就是你们,若换做我们祖母早一拐杖上来了。”
苏荇笑道:“非也,他儿子具是英才,个个英勇,乃至能够说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可惜他们谁都不平谁,而北牧大汗死得太俄然,并未留下关于皇位传于谁的遗言,是故外战方结,未得半晌喘气,内争又起,三位皇子拉帮结派使得北牧朝野高低一片混乱。”
赵氏心中一暖,信心倍增,他们的将来不是也能,是必然。
“然也,”一向在听兄妹俩说话的顾曲溪插言道,“战局闭幕,身受重创的北牧大汗耶律阿思图死于回返离火关的路上,导致北牧群龙无首,政局动乱。”
苏云娇点点头:“怪不得他能摆布逢源,三位皇子就算晓得也不敢等闲动他。”
苏荇接着道:“不是胜算大增,而是决定胜算之关头。三位皇子当时的旗鼓相称,北牧高低均已站定派系,当然另有中立但却只占少数,起不到任何感化,几近可言谁得拓跋氏这尊庞然巨物的支撑,谁就是胜者。”
苏云娇道:“那……,拓跋氏就是趁此机遇崛起的?”
“早该如此了。”褚老太君点首,复又问道,“可有定下人选?”
苏荇一笑,娇娇就是聪明,持续道:“如非是以,拓跋氏权势再大也没有与耶律皇族合作之力。厥后,谁都没想到这场皇位之争,竟是无人胜出,三位皇子前后丧命,最后只要大皇子身后还留有一脉,这场在北牧轰轰烈烈展开的皇位之争才算落下帷幕。”
“原是如许啊。”苏云娇点头,受教了。
苏荇看他一眼,淡淡道:“‘铁门之战’时,世人皆知端王坐镇,林相监军,却无人晓得林相入北牧境内,密邀拓跋氏族长一谈。”
褚老太君本就是谈笑罢了,再听苏云娇这么一说,顿时没了脾气,笑道:“哎呀,外祖母那里舍得罚你们,疼都来不及呢!”
语罢,苏荇对苏云娇道:“拓跋氏势大,耶律式微,北牧要想南下天祈,需得比及两家之争有个成果。当今两家一向对峙不下,难呈现大的变故,要么比及老拓跋身故,要么比及小耶律真正成熟,但这都需求时候,却也不至一向拖下去,他们都明白除了内哄外边另有我们天祈在一旁虎视眈眈。”
苏荇又道:“恰是如此,想要拉拢拓跋氏就只能许给他们想要的好处,越多越好。”
本来另有这出,顾倾波刹时明白苏荇话中之意,林相脱手果然分歧凡响!一样听到此言的苏云娇也在心内悄悄点头,嗯嗯,她六哥的师父就是短长!
“是。”苏荇微微点头,道,“耶律氏自顾不暇,底子没有多余心力去管旁人。拓跋氏也不焦急闪现本身的野心,一面在公开里冷静强大本身的权势,增加羽翼,一面又周旋于三位皇子之间,明着投奔大皇子,却在暗处与二皇子,三皇子皆有联络。”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