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有钱赚钱[第2页/共2页]
更不要说当下大宋局面,颠覆就在转眼之间。
按赵宋官家平常军士饷银标准,一人一年是一万贯,兑换纹银也就是十两。
如此算来,一个兵士一年饷银便要有十二三两以上,军官饷银更高。
调兵文书在手,高坎本能够直领这一营人马,随行摆布,便宜行事。
江南之地向来盛产优良丝绸,这些布商从那边购得,再贩运到北方,遵循平常行情,来回一趟便够一年生存。
二十万担粮食的打击力还在高坎胸中回荡,听闻又有买卖,当下便起了兴趣。
到了内黄以后,还要将船上多量粮食转路运上山,大略起码又要一日,前后便是两三日。
八万贯的上等姑苏锦布,转运东京,不费工夫转手便有划一的利润到手,就是遵循时价兑换,也有四万两雪花银。
“哦?甚么买卖?”
但是此时船却已然收回,童贯那些生辰纲化的金饼银饼都叫他们一并运走了,高坎手上怕没有那么多现银。
却没有估计兜里够不敷那么多银钱。
此番碰到这档子事,不得已低价甩卖脱手,换了银钱也好便于照顾,能够直接回江南故地,更不消再冒险北上。
闻声高坎找他,忙到里屋寻了三人,捡起桌上茶壶,就着便痛饮一大口,看来是渴得急了。
四万两雪花银是甚么?
有钱不赚王八蛋,领了留守司那些人马,将来还要扩大,到处都是用钱的处所,军粮另有那二十万担存粮做底,饷银却一刻也少不得。
“与这几个粮商一同的,另有几个同亲的布商,都是从江南一带进购了上等锦布,再贩运到北边来转手,本是常来常往的熟买卖,谁晓得今次赶上大名府四门紧闭这趟子事,本来他们是想清算货色以后,便直接出城持续北上。”
除了现银以外,票据银钱,高坎都是直接交给田米带着的。
高坎深思再三,心下毕竟有了计算,这趟买卖不管如何也要赚才行。
以是有多少家底在身上,田米比他清楚。
但是当下他不再是花花太岁,将来更不是,费钱的处所只会越来越多。
才叮咛人出门,田米刚好急仓促的从外返来。
便一拍桌子,沉声道:“你且去回他们信儿,就说这批锦布公子我要了,不过价码方面再谈谈,能压下多少算多少,银钱方面我来想体例。”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