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生意”自动找上门[第2页/共2页]
通过徒弟的考校,清苓心对劲足地睡了个好觉。
清苓沉吟了半晌问:“婶子,那如果是野鸡蛋您要不?”
“大爷,您家住哪儿?我这有十斤小米,虽比不上白米、细面,但熬粥喝,味道也还过得去,我这就给您送家去。这簪子您收好,下回传给孙女、曾孙女儿。”
“大爷,您这东西值钱着咧,换几斤细粮亏大发了。”清苓替大爷可惜。何况还是白叟家的嫁奁,这么贱卖,实在令人不忍。
好说歹说劝服老迈爷带路。
不过她也不是胆怯的人,徒弟这么说,定然有徒弟的考量。
“女人,你是不是乡间上来卖粮食的?”老迈爷压着嗓门问。
回屋把事儿一说,一家子都说碰到了美意人。
师徒俩这一考校,就到了早晨。
查抄完让清苓将袋口缝上,然后称重、付邮资。
清苓定睛一看,是一支成色上佳的龙凤呈祥碧玉簪。
清苓跨进院子,但没进屋,借着虚掩的院门讳饰,卸下竹筐,将筐底一袋小米拎了出来。
清苓老诚恳实地在内容一栏写上:“衬衣、布鞋、小米、咸蛋、花生仁、黄豆仁。”
转到一条逼仄的小胡衕时,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迈爷,弓着腰探着头和她打号召。
邮局职员递出来一张面单,让她在上头填好收件人姓名地点、寄件人姓名地点,以及包裹内容。
学医是要痛花工夫和心机下去的。光学点外相可没啥用。
从这一点来看,城里的工人日子不见得比乡间农夫好过啊。农夫能养鸡,母鸡能生蛋,每天吃豪侈了点,并且还要攒着换钱,但真有啥事或实在馋得紧了,也是能吃上的。城里人这方面就不如乡间人快意了。
“咻咻!”
大爷口里的乡间女人,现在正在邮局寄包裹。
渡轮驶到县城船埠时,才七点风景,可邮局七点四十才开门,这会儿大门紧闭,收买站那边也要等七点半,清苓便背着竹筐,在县城主街上慢悠悠地瞎转。
“哦。”清苓从小荷包里摸出一张五角,递进免费口。
老迈爷说着,谨慎翼翼地扫了眼四周,肯定没人扒着墙头偷看,微微颤颤地从上衣内袋摸出一个手帕包着的小玩意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