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重生农家幺妹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章 上梁[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上梁以后,那两个小伙子便拿起挂在房梁上的馒头向下扔,上面的世人也都笑着去接,这叫“接粮”,接到了是非常吉利的功德。

“恰是,岳父说得非常有事理,我爹娘就常说我的婚事结得好,还让我向岳父学些为人办事的事理……”刘货郎到三家村一次,卖了货,又在宁家吃了一顿好饭好菜,最后挑着担子走时还带了一只小公鸡,爹听了宁清特别想家,又馋家里炖鸡的味后当即抓了最肥的一只小公鸡捆了翅膀让刘货郎带给宁清吃。

过了中秋后天便一每天冷下来了,宁家送到虎台县的东西再没偶然鲜货,而晒好的干货是很轻的,奉上一回便能用上些光阴,至于那些炒货固然还多得很,但是宁婉却成心压下了很多,这些东西总要到了快春节时才气卖上更高的价呢,眼下只供得上几家耐久送货的酒家就行了。

村里一半壮劳力都出徭役去了,另有一半的人等他们返来时再去,小山村里竟似空了很多,幸亏这时候田里的农活已经全做完了,就是山货也采得差未几了,很多人家便闲了下来,唯有宁家院子里每天炒干果还繁忙着。

并且,家里也另有启事不能隔日去虎台县了,秋收后是要将粮食运到马驿镇交税赋的,先前都要宁梁一筐筐地背去,现在恰好用毛驴送。自家的送完了,也帮别人家送了几次,天然也都要算工的,宁婉便将这些工分解一处,又贴了些钱将爹本年的徭役顶了。

宁婉在内心嘲笑了几次,便自嘲道:“实在刘家也不是没有给宁家回礼,只不过这回礼是一堆好话儿罢了。”当然只在内心对本身说的,她并不肯意说破了让爹娘听了悲伤,毕竟宁清也是他们的女儿。再说白了,宁家的帐都在她的手中握着,爹娘也不成能拿着补助宁清,只一只鸡真算不了甚么。

按说刘家住在马驿镇里,日子比梨树村里大姑和大姐家都要好,但是他们却极吝啬。娘生了石头他们本是最早晓得的,刘货郎过来时只拿了三尺红布,他一贯巧嘴,固然东西少却将话说得非常美满,“本来想买些鸡蛋送来的,只是镇上的鸡蛋那里有我们村里的新奇?我原想进了村庄换些,不料大叔大婶们都说岳父和岳母家里鸡养得最多,也不缺鸡蛋吃,我便想着,自家人不弄那些虚的,不如等我回了马驿镇再让清儿挑别的买来。”

大师送了上梁礼,又纷繁说些吉利的话儿。这时太阳刚好升到了半空中,有人点了鞭炮,上梁的时候到了!只见两个小伙子别离抬起房梁的两端,唱着“上梁歌”将房梁抬到房上预先留好的衔口内。跟着房梁被招高,挂在房梁两端的粮食也升上去,实在上梁也就是“上粮”。

又说了一堆家里人如何惦记娘,宁清挺着肚子要回娘家的话,把爹听得非常动容,“都是一家人,大师实实在在的来往就好。”又说刘货郎,“你拦住清儿就对了,山路难行,她有了身子,如果不谨慎碰了一下可如何了得?”

三家村凡是的风俗是,礼送了谁,到了送礼人家有事的时候,便由接礼的人来行礼。按说郭老太太本不该该接罗双儿新房的上梁礼,但是她还是做出一副新房东人的模样穿了一身喜庆的红衣裳站在前面。不过宁婉倒不信赖她今后会替罗双儿行礼,就算她还了,宁婉也不肯意,她才不想跟郭老太太有甚么礼尚来往呢!

无怪有人写诗说“农家少闲月”,一年到头从春耕秋收忙过了庄稼又要替官府做事,修城墙、挖沟渠、建房舍不一而足,连来带去的统共也要一个月光阴,年年出过徭役返来也就寒冬腊月了。现在宁梁实在忙,听幺女说将徭役顶出去也不心疼钱,只连连点头,他在家里只会挣更多。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一卡在手    穿越成肥宅的我只想过平凡日子    无上神脉    风水灵探    骄凰    730服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