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重生农家幺妹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锅贴[第1页/共3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中午时父女二人牵着小毛驴趁便驮了一捆高梁杆回家,娘早在盆子里打好了水,“先洗洗,饭菜已经摆在桌上,多吃点,干农活累着呢。”

烙锅贴要用平底锅,先刷上一层油,烧热了再把包好的锅贴整齐地摆在上面,然后大姑拿过一碗凉水,在内里兑了些面粉搅一搅,哗地一下洒在锅贴上面,当即就拿起锅盖把锅严严地盖了起来。

高粱是三家村里最首要的粮食,高粱的收成如何,直接决定这一年的年景,是以这时三家村人早已经筹办好了割高粱的两种镰刀。一种大镰刀,先用它将高粱割倒,然后再用割穗镰刀把穗子割下,打成捆运参加院里晒,然后再脱粒去皮就成了能吃的高粱米了,当然磨面也能够。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更首要的拌馅,新奇的小河虾去了头和壳剥出肉,略切上几刀,鲜蘑菇用水淖一下攥干再切成丁,猪肉剁成末,这三样加在一起恰是三鲜。

接着绿豆也应当摘了。本来绿豆荚一贯是连续熟的,如果不及时摘下,过熟以后绿豆荚裂开,绿豆就从内里跳出来,落到了地上,丧失就大了。是以到了这时节大师便会经常看看绿豆荚长得如何样了,及时收成。

大姑谁也不信不过,必然要本身拌馅。先在猪肉里加些鸡汤澥开,然后放入虾肉、蘑菇丁,另有油、盐、酱油、葱末、姜末、花椒粉,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搅。

眼下既然家里又有了一块空位,就不必将菜园里的菜提早罢园了,毕竟离春季霜降另有些日子,还正能再收些菜,农家过日子用心着呢。

农家人最看不得华侈地步,宁梁便趁空儿把那片地重新翻了,先种了一片萝卜,过了几天又种了一片白菜。

大姑便笑着,“这算甚么,先给大师端上去,再烙几锅我们吃。”

一头毛驴上放着大姑和大姐两家送的白面、梨子另有麻花、酱肉等等东西,另一头宁婉就坐在上面,爹在前面牵着两端毛驴,不知不觉地哼起了小调。

面和馅都备好了,便能够擀皮了。锅贴与饺子分歧的处所就在这里,皮不要要擀成圆形,而是长方形,包的时候两端也不似饺子普通捏严,而是略留出口,如许包好的锅贴就像一个个小枕头普通。

把郭夏柱关了起来,固然不是悠长之计,但是起码能让两个村庄平静些光阴。

锅贴的面是要用烫面的,但是这开水中是要加上些盐,如此面皮才不轻易破。烫过面后用冷水和起来,放在一旁饧一饧。

当这些锅贴以当初在锅里的形状原封不动地到了盘子里时,宁婉不感觉“哇!”了一声,“大姑,你太短长了!”她并不是恭维,而至心佩服,大姑对烙锅贴的火候把握得太好了,一丝都不差,只要差了一星半点,也不能烙成这么都雅的锅贴,而味道,固然还没尝,但是已经能想到有多鲜香适口了。

锅贴是要闷烙的,大姑站在灶旁等了半刻,侧耳谛听着锅里的声音,俄然说了声“好了!”揭开了锅盖,又拿了一勺香油淋过,略再等了一下就拿一个小铲子从四周开端铲锅贴。

宁婉听着就晓得爹必然是喝多了,平时他再也不哼小调的,特别是在本身面前。只是她甚么也不说,只坐在毛驴上笑着听,爹固然有点跑调,但还是很好玩的。

三家村的女人们凡是不做田里的活儿,就是春耕时也只做饭送饭就行了,但唯有在秋收的时候,大师都要下田收粮。

这恰是因为收粮食的时候实在是太严峻了。粮食没熟时天然不能收,但是熟了就要当即收回来,如果迟误了时候,一场不期而至的雨水就会让一年的收成丧失惨痛。是以这时候要抢收。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无限之冒牌主神    完美隐婚,律师老公不太坏    邪气小农民    师姐在上    罪夜天明    我真不是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