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猴头[第1页/共3页]
经历了与胡家村的和解,宁梁对幺女的信赖又增加了很多,是以不知不觉就点了点头,“也对。”
眼下宁家的小买卖,初志天然是为了钱,但真正办起来,非论是三家村的人还是新来的胡家村人,他们都对自家收了他们采来的山货而非常感激,毕竟从他们拿到了钱!山村里的人每日能挣到十几个、几十个、乃至上百个钱,在畴昔是底子不成能的,现在他们能挣到了,固然辛苦,但还能苦过常日的劳作吗?
是以宁婉不知从何时起,竟感觉本身平白地多了些任务,当然这也与她从一开端就决定公公道道地做买卖是完整相合的。只要杰出的口碑,才气使得买卖悠长。
宁梁听幺女如许一说,不由“噗”地一声笑了,“谁能想到我们竟也吃过这么贵的东西?一碗汤能够顶上一头猪,不,一头牛了!”
做买卖为了挣钱,当然是要支出辛苦的,但是也不能为了挣钱而将身材累坏了。眼下家里便有很多事情忙不过来,宁婉走时先与大师打了号召,明天暂不收菜了,又将晒蘑菇晒菜的事交给了春玲和罗双儿,归去以后也该与她们筹议着请她们帮手的事了。宁婉早看好她们两人,只是先前本身一人还能支应,但是有了胡家村的人插手以后,很多活儿便忙不过来了。
来往的次数多了些,宁婉便看出胡大娘是个非常夺目无能的人,她带着几个儿子和儿媳妇上山,在这场雨后采了几百斤的蘑菇,几十斤的木耳,另有好几对猴头菇。
有了村长家的劝说,胡家村里送山货的人也更加的多,当然也有送菜的,云豆豇豆南瓜堆得宁家的院子满满的。
宁梁走出虎台县时还一向在咋舌道:“谁晓得这东西这么贵?先前我们家还吃过好几对呢,如果当时送到这里,岂不也得好几两银子!”
宁梁是个诚恳人,总感觉走了一趟虎台县就白得了好几两银子未免心虚,“是不是少了点?”
胡大娘接了钱,满面笑容,却又客气道:“那里还能让宁女人补上呢,这一贯钱也很多了。”但是她的眉间眼角透暴露来的倒是满满的期盼。
很快,大师便都适应了,胡家村里也有几小我与宁婉熟谙起来,第一个天然是胡村长的老婆胡大娘。胡村长身为村长等闲不到三家村来,而胡敦儒是读书人从不做农活,更不会去采山货,以是胡大娘就卖力带着胡家村送山货的人来找宁婉。
宁婉将几对猴头菇收到篮子中放在家里最通风的堂屋里,第二天跟着爹去了虎台县,别离在望远楼和收山货的铺子里问了价,最后卖给了出价最高的山货铺子,得了整整十两银子!
“爹,你应当如许想,我们也是吃过好几两银子名菜的人了!”
宁婉也充满笑意,“爹,我们家固然做了几个月,但实在眼下都是小买卖,真正到了秋收以后,当时才是最忙最累的时候呢,但也是真正挣钱的时节。”
宁婉瞧着几对猴头菇,还真有些拿不定如何给价。又想到毕竟是胡家村的人,总不肯意因为收山货留下分争,是以迟疑了一会说:“猴头菇是贵重的东西,我竟不晓得给多少钱合适,只怕占了大娘的便宜。并且大娘家里又有小先生经常在马驿镇来往,不如大娘就拿回家,让小先生带到马驿镇,送到铺子里问个价,总会差不离,免得亏了。”
是啊,眼下才入夏不久,到了春季山货会更多。宁梁想到自家铺子也会有更多的赚头,脸上漾出笑意,“铺子里的事都听你的。”
固然也是一种蘑菇,但是猴头菇又与别的的伞状的蘑菇分歧,肉乎乎的半球,上面带着密密的毛刺,正像林间小猴的头,以是才得了这个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