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樱桃熟了(二)[第2页/共2页]
“老祁,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从小你和你爹就走这条路高低山,对这片山的环境你和我差未几熟。98年还是你来上坟时来我家里用饭,鼓励我种樱桃树搞莳植业的,我第一个带头承包这片山运营樱桃园也是你鼓捣的。搞了那么些年,好不轻易搞成了,还没赚几年钱呢,村民看到好处都在跟风包山莳植樱桃,我敢说不让别人种?”老方的话里话外充满了委曲。
“这不就得了,前些年国度开端搞林权鼎新。我们山区村寨山地多的是,种粮食也没多少产量,搞退耕还林,国度另有补助,还免除了皇粮国税。山地又这么多,村民口袋里有几个钱了,看到我莳植樱桃值钱就大师投资一齐来种,弄他个漫山红。现在好了,早熟早上市的能卖到二三十一斤,也就几天的好日子。现在大片大片的樱桃都进入成熟期了,市场上早贬价到十来块一斤,再过几天七八块,最后两三块一斤,还不敷付采收的野生钱,烂地里算了。”老方边走边向老祁抱怨,仿佛说出来内心能舒畅些似得。
“老祁,上过坟了?本年婆娘娃娃没来?”
老祁年年腐败都上山,这片山区搞甚么谋生都看在眼里,和老方是多年的老朋友,说话没顾忌。
再说了,经济民生这个东西,那些个在都会里事情的所谓明白人又有几个真懂的?还不是人云亦云,东奔西走地混饭吃。就是本处所主政官的也不见得懂多少,瞎批示乱开辟的烂事多了去了。
可这些事还真怪不得乡亲们,大部分人祖祖辈辈都是背景吃山,祖祖辈辈多少辈人就发展在这片大山里。学问文明有限,哪怕出去打过几年工,当过几年兵返来的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勤奋致富奔小康精确,可如何去奔,那就是大学问了。很多时候,勤奋的人并不必然有好的收成,获得应有的好处。
村落里产生的这些见到好处跟风的故事,老祁见的多了。更别说当年跑县份推行信息化体系那些年,滇中八县一区各个州里那年不跑几遍,各个处所田间地头的各种功德烂事听过见过的多了去了,可谓是见多识广。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