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考究学问[第2页/共4页]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六合人之谓才——陇右李域留笔”
当然也有人幸灾乐祸,提学官大人点名要见或人,看来是来者不善啊,或人只怕是东窗事发,要倒大霉了。
李域目光扫过上面的一众学子,本来此次来书院巡查,讲求众学子的学问,也是应有之意,当即就没有推让,说道:“那我就随便问问,与诸子共同切磋切磋。”
这下站在前排的李元春不甘逞强,抢先站了出来,朗声答道:“陆行而不避虎兕者,猎夫之勇也,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锋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义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偶然,顺大难而不戄者,仁者之勇也,故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训导听了,气得嘴都歪了,这个学平生时看不出来,本日一看公然名不虚传,这口气可够狂的,连提学官大人的约见,都不屑一顾,随口就拒了,真当本身是布衣亦可傲贵爵的隐士高人了?
宋西铭捋须旁观,赞道:“提学大人字写的好,而这话中劝勉之意更是可贵。”
他的话声刚落,只见众学子中后排就有一人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恰是钟大用,宋西铭看了,一时脸都绿了,心说不是早就说好了,如果提学大人有问话,就由前排的学子答复么,你钟大用一个后排站着的,这么急着跳出来干甚么。
看到庙门前迎候的一大群人,他加快了脚步,来到迎上前来的世人前,拱拱手道:“有劳,有劳,李域来得冒昧,多有滋扰了。”
李域也不客气,走上前来,先朝着一众学子慎重行了一礼,众学子也忙躬身回礼。李域轻咳一声,便侃侃而谈道:“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豺狼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当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那后学之人就献丑了。”李域也不推让,捋起衣袖,接过狼毫笔,蘸了蘸墨,略一沉吟,就在执事展开的卷轴上兴笔挥毫起来。
一行人迤逦来到东阁大殿前的广场上,现在广场上书院学子们已经站列成队,恭候提学官一行人的到来了。
钟大用现在倒是浑然不顾劈面书院山长以及传授们几近要杀人的目光,以及中间众学子投射过来的嫉愤的灼灼目光,能够第一个出来抢到答复提学大人题目的这个头彩,他洋洋对劲,今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真是个好日子啊。
李域一时并没有持续出题,这时似是偶然中提起道:“听平话院有一名名唤江云者,很有申明,不知他现在可在,可唤他出来发言。”
一众学子自是轰然应诺,李域摆摆手,道:“偶尔有感之句罢了,宋山长言重了,言重了!”
看到闵玮出彩,其他的学子恋慕不已,纷繁又要提学大人持续出题。
“……此为李域向来二十余年勤修为学所得之一点肤见,本日说之,与诸子共勉!”
江云不想多说,便合上书籍,起家道:“也罢,我就去一遭,看提学大人到底有何话要说。”
钟大用欢乐的退了下去,内心已经美开了。宋西铭忙朝着前排的学子连使眼色,要这些才学佼佼者出来救场。
当然如果答不出来,或者答错了,就不是他们现在所考虑的了。
宋西铭笑着道:“提学大人法眼如炬,说的一点不差,敝书院这牌坊上四个字,恰是陈老翰林亲笔所书。”
李域此行,轻车简从,并没有甚么阵仗,就是他身上穿戴,也是一袭白衣,没有穿戴官服,反衬得气度安闲,读书人的翩翩风采。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