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题画诗[第2页/共2页]
“我这书馆也有很多杂书,我平常也看一些,公子无妨说说,我们就当交换。”
一首诗罢了,何至于如此?
七棱命人上茶。
固然这个时空遵循时候线,杜蘅猜测应当是在唐朝玄宗年间,但隋末拐点的呈现,汗青产生了窜改,连茶文明也一起窜改,不像唐朝那样喜幸亏茶里加葱姜蒜。
为了贴合画面,略微窜改了几个字,却也不影响整首诗的意境。
写完以后,墨迹未干,冯青栀拿着一块白玉镇纸,压着画纸,让它在天井中晾一晾,先请杜蘅到花厅去叙话。
说着冯青栀俄然掸了一下衣袖,双手交叉平举,盈盈下拜:“我给公子慎重道个歉。”
刚才进门之时,固然对出了冯青栀的上联,但她仿佛还是爱答不睬。
“公子谦善了,你既能出口成诗,对书法一道必定也有些成就。”
因为原身常日少读诗书,是以杜蘅现在脑海所能把握的这个时空的册本未几,有的都是别的一个天下的知识,只能难堪的笑了笑:“我看的都是一些杂书,上不了台面。”
“没有。”杜蘅诚恳答复。
“行,你别悔怨。”杜蘅接过羊毫。
杜蘅暗叫一声忸捏。
画的是一个老头坐在船头垂钓,满头的白发就像一堆雪压在了船头,手里拿着一枝钓竿,腰间挂着一只酒葫芦,江面染着淡淡的秋色,远处青山,几只鸟影掠过。
“一曲高歌一壶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杜蘅苦笑点头,倘若现在奉告这首诗不是他写的,她又当如何?
但想不到来到当代,畴前恶梦似的古诗词,现在倒是他的宝藏。
也罢,先把本身的事办成,等今后有了机遇,再向她解释不迟,不然就有点装了。
“我与女人初度相见,并不晓得女人儿时之事。只是刚才见书馆的匾额上起名青南,想到了《庄子·清闲游》‘背负彼苍,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之句,此乃道家学说,是以下联才想到了道者。”杜衡解释道。
这是王士祯的诗,杜蘅几近随口吟来。
“你看,说了你不信,我字确切很丑,把你的画都给污了。”杜蘅苦笑,停了下来。
冯青栀不由凑上前去,当杜蘅写完第一个字,冯青栀就惊呆了,一双敞亮的眸子紧紧的盯着那字,一脸不成思议。
“我们看的书不一样,只怕……没法交换。”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