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儒家老二之争[第2页/共2页]
“看似安静的长江水面,实则暗潮澎湃,看似没有战役,但是战役从未停止,只是换了一种体例。”
“我卷入了科举舞弊案,固然朝廷没有明言剥夺我科考权,但估计也不会任命了。”杜蘅苦笑道。
“只要此次他们打败了封玄夜,那么在我大梁,他们将会博得一批拥趸者,你说他们谁会赢?”
杜蘅坐到梁辰侧面的位置,一脸风轻云淡:“谁胜谁负,跟我这个平头百姓又有甚么干系呢?”
好好挣钱不香吗?
“非论颜回还是孟轲,不都是孔夫子的徒子徒孙,莫非二者之间有了甚么抵触不成?”
“我如何感受你对儒家都不推许呢?”
“也不是,荀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话倒也合适杜蘅宿世的汗青,都说孔孟孔孟,但在很长一段时候,孟子都没甚么存在感。
孔老二稳坐老迈之位,永久撼动不了,但谁是老二,各大政治力量可都铆足了劲。
“如果单单只是两个学派之争,倒也无伤风雅,但东岐学派的背后,必定是有推手的。一旦东岐学派在我大梁旗开得胜,那么他们在文人士子中的声望就会水涨船高。”
“这一招确切凶险,将荀子打成了法家,便是态度题目了,不管稷放学派说甚么,都不是儒家正统谈吐,辩论赢了也没用。”
“我固然对你不甚体味,但也晓得你不是缺钱的主儿,想必没吃过没钱的苦吧?”
又见他明显才调横溢,但科举竟然作弊,对他没有太多好感。
说白了,这事跟杜蘅没有一毛钱的干系。
最早他觉得杜蘅因为杜家被籍没,从而对朝廷挟恨在心。
梁辰看了一眼,有些不测的道:“不该该啊,以你的见地,连这都不能看破吗?天下儒士,皆以孔子为圣。这一点天然没甚么贰言。但贤人之下谁排第二位,可就大有说头了。”
“东岐学派是冲着封玄夜来的。”
科举以后不久,先帝就驾崩了。
“也就是说,为了争夺老二的位置?”杜蘅哑然发笑,这帮文人真是无聊。
要知,当代的政治力量,大多都是文人。
但几次打仗下来,他对杜蘅垂垂有了些窜改,起码晓得了他科举舞弊,纯粹是被人谗谄的。
不过细心想想,这里头恐怕有些政治意义。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