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缘法[第2页/共2页]
“薇儿呆笨,成年舞优的教习姑姑,不但身负教习之职,还需不时创出新乐舞,每支乐舞皆干系到邀月楼的荣辱,此人选何其首要,薇儿岂敢妄论?”听了陈上师方才最后一句,白薇忙低头说道。
陈上师挥手表示丫头们退下,笑道:“这几日,我确切颇费了一番思虑。本日收到冀州来的信,总算是心安了。绾绾那丫头,我思前想后,到底感觉她很有天赋,不忍藏匿,便送信去冀州,胪陈了那丫头的来龙去脉,请师叔示下。倒是我多虑了,师叔的脾气,原与尊师普通大气,准了我收她为入室弟子,又因着同为崔姓,视为机遇,竟乐意将绾绾收为族中长辈,着我悉心教诲。”
陈上师客气的道:“信女无礼,叨扰大师了,还望大师包涵。”
白薇看在眼里,便笑道:“前几日见上师苦衷重重的,本日可算畅怀了。”
歇过中觉后,感觉精力利落了。陈上师便细细考虑庵主的话。云空大师乃得道高人,长年云游四海,行迹不定,传闻已经好几年未有人在长安四周见到她了。未曾想,绾绾那丫头沉痾之时,竟能巧遇大师返来,幸而保命。还能得大师为其诵经,想来那丫头的命格不凡。
白薇听着也是眉开眼笑,屈膝一礼,道:“如此,薇儿先恭贺上师得此佳徒。”
那女尼顿首道:“施主言重了。庵主乃化外之人,早已不问尘凡俗事,恐不能解了施主的烦忧。”
读完信,陈上师先前略显严峻的眉头伸展开,脸上重又规复昔日的笑意盈盈。
“既如此,信女也不赘言。那孤女名唤崔绾绾,信女欲收其为徒,细询之下,方知此女竟不知前尘旧事,连父母也不记得。信女恐有不当之处,故而前来,恳请大师指导。”陈上师言辞诚心。
陈上师闻听此语,温声道:“大师,信女素知,慈济庵慈悲为怀,设有孤幼院收留孤苦幼女,此举功德无量,为世人称道。庵主乃佛法高深之高人,信女无端亦不敢擅扰。只是,前几日有城阳长公主府上的下人,送一孤女至信女门下,信女观其资质上佳,拟欲收归门下。因晓得此女乃出自慈济庵,便冒昧前来叨扰大师,万望大师谅解信女一片诚恳,为信女举荐。”
“佛法无边,削发人气度宽广,施主不必多礼,有话就直说吧。”庵主语气冷酷。
陈上师满面东风,“既然师叔肯将绾绾视为族中长辈,你便去筹措她入乐籍的事。有师叔的字据,太常署想必不会难办。另有拜师等事,你一并筹措着,那丫头想必不太晓得这些,你也可告于杜嬷嬷,请她这些日仔细心教诲着。诸事备妥了,再择个谷旦,回了我便好。”
卯正时分,天刚拂晓,东方模糊暴露鱼肚白,长安城的街上只要稀稀少疏几小我影。陈上师携白薇、杜嬷嬷,并两个贴身丫头,出了邀月楼后院大门,早有雇好的马车候在门口。世人上了马车,一径往城外去了。
“是。”白薇应了。屈膝一礼,辞职而去。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