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事难料(1)[第2页/共3页]
恰是在这漫天的喧闹中,委宛传播出几个音符。琴音不高,令人感到有如山泉从深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身心皆获得前所未有之放松。曲调复又急转几个回旋,如东风绿过郊野,如雨笋落壳竹林;如蛙声应和,似拍岸涛声,又如黑夜里亮出一轮明月。那纱帐后的女子面孔虽看不逼真,却见她身着淡粉衣裙,长及曳地,一头青丝梳成华髻,肤如凝脂,洁白胜雪,纤纤玉手重挑琴弦,予人以顶风扶柳之感,煞是我见犹怜。听得她轻启唇齿,唱的是一首南唐李煜的《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还是竹声新月似当年。歌乐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那韵女人也不向来宾请安,敛衽起家,抱了琴回身便待分开,仿如这一曲反应吵嘴也罢,台下来宾是如何对待也罢,都与她无关无由。仅显出清平淡淡的一个背影,亦如不感染人间炊火的天上仙子。
若言道当代常州之胜状,极大程度是因着那颇富盛名的永安街,几近高出半个荆溪,端的是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商旅络绎不断。坐落于此街中间的沉香院乃是江南最大的风月场合,其制作耗资之巨,来宾之众,实足可与那四大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阅江楼比肩。正值烽火纷飞,清兵攻破都城指日可待,沉香院倒是夜夜歌舞升平,无数江湖豪侠与天孙公子乐得在这呢喃软语的和顺乡中醉生梦死。
未几时那店东已捧了另一盒玉器走出,放眼望去,满盒尽是泛着红光之玉,如同构成一层虹状薄膜,煞是都雅。店东捋起衣袖,正待持续那口若悬河,唾沫横飞,楚梦琳忙道:“且住,我们本身生眼睛会看。哎,这麻雀倒是不小,只是有这很多,也不知哪一个才是销魂泪!”
初踏入沉香院,一阵浓浓的脂粉气味劈面而来。台上几个女人盛饰艳抹,酥胸微露,正自跳得欢畅,身上只披着一件淡如薄雾的轻纱,恰将身材曲线烘托得极是小巧有致,勾得人神魂不属。双手各执一块熏了香的帕子,舞姿极尽娇媚娇柔之能事。李亦杰只看得脑筋昏沉,忍不住出声喝采道:“好!”
那店东本是个闲不住之人,要他寂静不语就好似要了他的命普通。现在闻听其言,俄然精力大振,热情问道:“女人说的是销魂泪?”楚梦琳奇道:“恰是,你也晓得么?”那店东笑道:“女人要找的如果当今武林珍宝,我如果晓得,还会守着这家玉器店小本运营?”楚梦琳心想他所言确是有理,却这般有闲心来消遣本身,白了他一眼,不悦道:“那就闭上你的嘴!”
一曲结束,众来宾尚自沉浸此中,若说刚才的琴音已足令人神魂倒置,有道是“余音绕梁,三日不断于耳”,那么她的歌声方为真正的天籁,正应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次闻”。全场沉默半晌,瞬息间发作出如雷般的掌声。李亦杰感慨道:“现在我终究算是晓得荆溪之报酬何把她说得如此逼真,只是我却总感受她的歌声中仿佛暗含着些哀伤。”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