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点滴幸福(2)[第1页/共2页]
作者申明:僧肇(384~414)是最早跟随罗什的汉人弟子,早在姑臧时便师从罗什,是罗什最信赖的大弟子。此处,僧肇是罗什饥荒中收养的孤儿是作者诬捏,但僧肇在本文中的春秋仍然合适汗青究竟。
“朕略有耳闻。听闻国师之妻虽是龟兹公主,倒是汉女。温文娴淑,才慧过人。十六年前已有身孕,可惜难产仙逝。”
坐进客堂的上座,由僧肇奉上茶。姚兴哈哈笑着:“不知朕现在前来,是否打搅了国师。”他对踞坐鄙人首的我看了一眼,很有深意地说,“朕但是传闻国师自前日将此女带走,连续两日未曾出屋。”
罗什意味深长地一笑,凑到我耳边说:“有二小兒登吾肩,欲鄣须妇人。”
――――――――――――注解――――――――――――――――――
罗什恭敬地合掌鞠礼,我那天学过宫廷礼节,该行跪礼。正在踌躇要不要跪的时候,却被罗什表示不必跪。我只好弓身施礼。姚兴对着罗什合掌回礼,饶有兴趣地看了我一眼。从他看我的眼神里得知,他早就不记得之前曾见过我一次了。
慧皎《高僧传 僧肇》:“释僧肇,京兆人。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抄录,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爱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尝读老子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也。’后见旧维摩经,欢乐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是以削发。学善方等,兼通三藏,及在冠年,而名振关辅。时竞誉之徒莫不猜其早达,或千里趍负入关抗辩。肇既才情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时京兆夙儒及关外英彦,莫不挹其锋辩,负气摧衄。后罗什至姑臧,肇自远从之,什嗟赏无极。及什适长安,肇亦随返。”
我心中一紧。姚兴的所谓安排,就是送十名宫伎了。这是史实,没法制止。到时我该如何办?
姚兴一愣,点头道:“如此,真是可惜。”喝口茶,想一想又说,“国师,让朕替你安排吧。”
姚兴惊奇:“国师已在讲法收徒,另有何事更加首要?”
罗什跟我对视一眼,不知该如何回应姚兴。姚兴看我们在互换眼神,哈哈大笑:“幸亏法师睿敏,自有神机。很快便能得双生儿,哈哈,可喜可贺啊。”
罗什微微一笑,颌首道:“陛下可知,罗什当年在凉州,曾经有妻?”
僧肇进屋,低声奉告我们姚兴马上会到。罗什点点头,带着我们出门,站到院落门口等待。听到脚步声马蹄声车轱声纷繁响起,大队人马拥着几辆马车缓缓而来。正中是一辆明黄的豪华马车。到了院门口,几个小黄门搀扶着姚兴下车。
姚兴现出恍然大悟的神采,顺着罗什的目光高低打量我:“难怪法师在讲经时有如此惊人之举,本来此宫女与法师之妻边幅酷似。法师乃至情之人,这么多年还是挂念于心,朕实在敬佩。”
我吃惊地张嘴,姚兴的设想力还真好。罗什笑笑,不言语,随便他猜去。听得姚兴又说:“当年国师之妻,若能产下后嗣,现在恰是芳华年事。风采翩然,定肖国师。朕念及此,实觉可惜。”
罗什正容说道:“佛法东传入中原,始于汉明帝。魏晋以后,经论渐多。然已存之汉文佛经,皆为天竺西域和尚所译。行文聱牙,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秘闻应。如此经文,实难为中原众心机汇贯穿。罗什在中原多年,通览汉书。若能将罗什所学梵文经律译转汉言,可大兴中原佛法。”
罗什有些难堪,合掌一鞠:“陛下,前番之语,乃是错算。罗什现在才知,我妻得了恶疾,怕是没法再怀胎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