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汴京春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章[第2页/共4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听你父亲说这两年你游历了吐蕃和西夏,有何心得?无妨说来听听。”官家和苏昉说了几句家常话后,温声问道。

官家点头叹道:“和重所言,六郎好好想一想罢。”

官家又问苏昉:“对了,大郎你此次带回很多张载的著作,想必也很有所获。恰好本年礼部几番上书要尊他为张子,封先贤,奉祀至曲阜孔庙。吕相几位感觉过誉了。现在二府还在商讨,大郎不必拘束,你有何设法?”

陈青垂眸不语,他和孟在两人都是在边疆杀敌无数的,所见所闻所感天然和苏昉如许的墨客分歧。

赵栩上前几步,行了礼:“臣谨遵爹爹教诲。”

苏昉寂然起敬道:“小民觉得,横渠先生当得起先贤张子之号,应奉祀至孔庙。若天下读书人皆能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何愁万世无承平?自诸子百家以来,历朝独尊儒家,无他,以民为本也,心胸天下也。此乃为君之心,为君之道。横渠先生所教,乃读书人之本,为臣之道。君臣一心,方可天下承平。”

崇王躬身道:“大哥待臣,臣肝脑涂地无觉得报,实在不该一再推委。子平错了!”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好几小我齐齐异口同声道:“千万不成!”

赵栩笑着安然道:“只看吐蕃诸部,向来靠近西夏和契丹,在西北甘州、凉州、河湟地区从不循分,几次无常,也和我大赵打过十几次。要不是西夏令得吐蕃诸部大家自危,张子厚恐怕不能压服他们归附大赵。梁太后近年扫平回鹘余部,河西已尽归西夏。臣深觉梁氏一样野心勃勃,绝非善类。依臣鄙意,大赵子民,当好生教养他们贤人之言。那些番邦属国,如果大理高丽如许的,自也可多赐帛匹。但西夏契丹这类武力刁悍之国,唯有比他们更强,才气保大赵边疆安然。”

苏瞻料不到被崇王一句话逼得骑虎难下,便笑道:“臣有表妹程氏,嫁给了伯易和仲然的弟弟,现在袭爵忠义子。他二人膝下嫡女,排行第九的,自小和大郎靠近逢迎,聪明贤淑,堪为良配。臣想着——。”

官家暴露一丝绝望之意,看看一边身姿如松的陈太初,面如冠玉的孟彦弼,人家的儿子和自家的儿子,都好得很,如何恰好找不到一个配给阿予?

赵栩和陈太初都不由在心中默念,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两人相视一笑,眼中神采飞扬。

苏瞻笑问:“莫非依燕王殿下所见,我大赵现在莫非比西夏契丹弱?”

官家大喜:“三弟这是情愿娶妻了?”

赵栩扭头看了看那大石上趴着的乌龟,归正苏家人的辩才总能应对如流深得圣心,他也用不着替荣国夫人忧心苏昉。倒是这乌龟他记得阿妧也有一只,养在桂花院后的水池里,不晓得现在多大了。两年多不见阿妧,不晓得她瘦了还是胖了,高了多少,还会不会像之前那样对本身疏离又客气。想起阿妧,不免又想起陈孟两家议亲一事来。他侧目看了一眼陈太初,见他眉梢眼角都模糊带着些忧色,不由得黯然起来。

“巴蜀人杰地灵,和重同荣国夫人皆是出类拔萃之人,能抚养出宽之如许的孩子不敷为奇。”官家转念间有所思,看了看陈太初,又看了看苏昉,笑叹道:“和重,你家大郎可有订婚了?”

苏瞻笑着问赵栩:“燕王殿下对边陲有何观点?无妨也畅所欲言,让臣等一闻?”

赵栩躬身应了,退回一边。陈青浅笑着对他点了点头,赵栩心知娘舅认同本身的观点,不由得为之一振。

苏昉略思忖了半晌:“小民由川入吐蕃,再由秦凤路入西夏。大抵沿着茶马互市的线路而行,吐蕃诸部百年来分裂甚多,无人有德一统各部。小民所见吐蕃人不管贵族或布衣,皆不成一日无茶,边陲牧民也多会说川语,也有牧民移居入川,弃食肉乳,改食米粮,穿襴衫,更让后代读孝贤书学礼节。小民却未曾见有川民去吐蕃改放牧为生的。可见贤人处有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假以光阴,又何必担忧边陲有兵器之祸?”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自导自演爱一场    出售未来    人生处处是剧透    花式缉爱:总裁,求休战    众圣主宰    穿越六零小娇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