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诉情衷(上)[第1页/共3页]
淑妃充满泪痕的脸上终究暴露淡淡的笑容,道:“雨儿,你小时候就比家里其他男孩女孩都生得标致,想不到长大了竟是如此出众,不愧是我们雨家最受宠的孩子。”
细雨惊奇地昂首,打量着淑妃早已满含热泪的双眸,很久,终究悄悄握上那无助的手,用瑶语唤了一声“姐姐”。
寝殿的窗本就关着,此时密闭的殿堂显得出奇温馨。
身为昭德宫主管,细雨常日走动来往的都是权臣和各宫各羁系事,与这新封的淑妃只要御花圃那一面之缘,坐定身子,不免再次细心打量榻上之人,淑妃此时也正巧转过身来:只见她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远较万贵妃年青很多,固然盖着薄被,仍看得出肥胖的身形。乌发逶迤,衬得肤色白净静透,虽未佩带很多簪环金饰,尖削的下巴和微微惨白的唇也透出一脸病容,仍不减素雅清丽的姿色,平心而论,竟是偌大后宫中可贵一见的美人。看她眉宇间流露的气质和教养,很有几分王谢世家的风采,却实在记不起本朝有哪位姓纪的官员。实难设想如许一名绝代才子,竟然会被好色的天子忘在脑后。
细雨不知淑妃所为何故,只得坐着不动。心道她若晓得本身恰是亲手告终蔻儿和张敏性命之人,不知还敢不敢做出此番行动?身处密室,好大的胆量,莫非这看似荏弱的女子实在身负技艺不成……却见淑妃现在望着本身的神情与方才在人前竟是分歧,脸上难掩冲动的神采,方才压抑的庞大情素早已化作眸底掩不住的波光,一改先前的话题,开口便道:“细雨公公但是瑶乡外族人士?”
见淑妃并不说话,只是望着本身的面庞入迷,细雨深思着如许两两相望也不铛铛,既然是本身主动前来探视,主仆身份有别,该当出言问安。刚要起家见礼,却听淑妃言道:“细雨公公请恕妾身卧病体虚,不能起家。久闻你的大名,不想本日才终究有缘一叙。”
细雨早已调查过淑妃的背景,晓得她曾经是藏书阁的女官,当年一个偶尔机遇被天子临幸,竟至有了身孕,产下皇子。以后朱见深约莫是忘了那一场风骚佳话,纪氏便耐久简居在安乐堂,未得再见君颜,只靠着冷宫里的吴皇后、蔻儿,以及寺人张敏的帮忙才艰巨地把孩子扶养长大。若不是张敏借皇上感慨膝下无子的机遇大胆进言,朱见深底子不记得另有如许一名安乐堂的宫人,更别提那六岁大的儿子了。
淑妃闻言苦笑一声,斩钉截铁道:“真真胡说,那里是因为下雨……你的名字,不是如许的原因!”见细雨一脸苍茫,悄悄叹了口气,就在细雨觉得她已经不筹算再持续这个话题时,却听她微启菱唇,唤出一个词,低低浅浅的读音,却如一道好天轰隆惊得细雨瞪大了眼睛。
细雨一愣,自五岁那年进京入宫,别说旁人不知,本身对故里旧事也从未曾回想提及,如何这素不了解的淑妃竟会晓得此事?却听淑妃持续诘问:“敢问细雨公公可还记得进宫之前的名字?”
正自腹诽,却见淑妃一双美目也定定落在本身身上。时隔几日,四目对视,细雨感觉那种莫名的熟谙感再度涌上心头:面前这张娟秀的容颜定是在那里见过,却如何也回想不出此中的原因。
淑妃淡淡一笑,“妾身福浅之人,岂敢劳万妃娘娘顾虑。细雨公公事件繁忙,这番能亲往永寿宫看望,妾身已是感激不尽。”
提起瑶族这个在宫中忌讳多年的话题,淑妃再也难以粉饰内心深处的震惊,情感荡漾得不断咳嗽起来,额角白净肌肤下的丝丝青色血脉也绽了出来。平复很久,见细雨还是一脸难以接管的庞大神情,不甘心肠续道:“即使这些曾经的夸姣你都忘了,却总记得灭族惨祸那天的景象吧?那些该死的明朝官兵不知为何探知了大藤的方位,竟然偷偷度过黔江通途,攻进山来。他们烧杀劫夺,将我族人搏斗殆尽,连老弱妇孺也概不幸免。特别是对瑶族王室贵族,或杀或捕,惨绝人寰!族母被他们一剑穿心,连雨神和瑶王,也力战不敌,跳崖而亡……”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