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论茶[第1页/共2页]
“狮峰龙井!”
严四海看着闻一鸣感慨道:“小友真乃高人,老朽佩服之极!”
此次还没等闻一鸣说话,凌天成抢先道:“入坐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欺负我没有文明?”
顾景舟在《宜兴紫沙壶艺提要》中云:“经我数十年的揣摹,邵财主的各式传器,可谓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简练,外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情势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歌颂,盛誉之高,前不见前人,后不见来者。
“这……”凌天成皱着眉,品口茶,点头苦笑道:“您真是难为我喽!”
他看着第一把西施壶,清澈泉水里丝丝碧绿,猜想道:“第一壶是西湖龙井?”
它是紫沙壶光器中的形象代言人,普通小品,不刻字、不画画,通体光芒,圆润古朴,乍一看,如羞怯孩童的嫩面庞。
“这莫非就是外界号称过亿的紫沙壶?”
这句话老爷子说的至心实意,短短半小时,从炭水火,到紫砂茶壶,闻一鸣如数家珍,一目了然,让这位茶道大师也心生佩服,引为知己!
闻一鸣谨慎翼翼捧起壶,所谓掇只是紫沙壶外型中特有壶型,外型像是把很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因为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义。
邵财主,继陈鸣远今后的一代宗匠。制壶以挥扑见长,特别在制简练形体,如掇球、仿古等壶,俭朴持重,气势不凡。
三人哈哈大笑,严老拿起第二把壶,翻开壶盖,放入茶叶,开打趣道:“既然如此,你再来猜猜这壶是甚么茶?”
闻一鸣认同道:“大凡当代,茶如寒士,要有出头之日,就得争夺成为贡茶,就如寒士谋功名入仕普通。一旦天子看重,钦点为茶状元。不然茶品再好,终无识者,不免受委曲。寒士学问再高,若科考不顺就不能入仕,结局便是老死枥下。以是说,茶中有道!”
严老微微一笑,点头道:“四银瓶锁碧玉英,谷雨旗枪最驰名。嫩绿忍将茗碗试,暗香先向齿牙生。”
“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示力,最好须利用特级紫茄泥!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布局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布局,氛围对流顺畅。日久利用,渐露锋芒,养成窜改甚大为养壶之最好东西。”
凌天成皱皱眉,俄然灵机一动道:“一芽一叶,形如雀舌,白豪微卷,极品雨前碧螺春!”
严四海终究瞥见闻一鸣吃惊的神采,哈哈大笑道:“曾经有人出一亿收买,我没有理睬!这把邵财主是四海楼的镇楼之宝,不能用钱衡量!”
严老哈哈大笑,跟闻一鸣谈天真乃人生一大快事,点评道:“就如龙井茶而言,明朝人以为此茶平平,袁宏道评价说:龙井头茶虽香,尚作草气,茶品逊于徽州松萝茶。”
严老拿起西施壶,悄悄帮闻一鸣和凌天成满上,洁白如玉的茶碗里,汤色嫩绿敞亮,清雅之极。
“哼,藐视人!”
“有进步!”严老对劲点头道:“不错,就是碧螺春,那你再说是分前还是雨前?”
“这是当代钦定贡茶,驰名的龙井雨前茶,芽柄上发展小叶,形如彩旗;茶芽稍长,象一枝枪,故称“旗枪”。一斤干茶约三四万颗嫩芽,采摘不易,焙制亦难,加工技艺非常讲究,每锅一次只能炒2两,要求茶形“直、平、扁、光”。”
“庭山牌!”闻一鸣笑道:“碧螺牌微苦,吴郡薄香,只要庭山浓烈芳香,果香悠长。”
严老笑而不语,悄悄用壶盖拨动壶口浮起的茶叶,用眼看着闻一鸣,等候他的答案。
他的壶力追前人,有过之无不及也。其鱼化龙壶,伸缩吐注,灵妙天然。作品在清朝时已被嗜茶者及保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令媛,几不成得”之说。可见当时他的壶艺名誉之高。现有鱼化龙壶,龙头一捆竹壶藏于金陵博物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