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宗赵恒[第2页/共4页]
景德元年(1004年)闰玄月,辽国萧太后和圣宗亲率雄师南下,深切宋境,围攻定州,来势汹汹。此动静传至都城,朝野震惊,真宗急召群臣筹议对策,主和、主战两派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王钦若、陈尧叟等人主张迁都金陵或成都出亡,而宰相寇原则力排众议,果断要求真宗北上亲征,安宁民气,鼓励士气,打退辽军的打击。宰相毕士安、大将高琼等人也反对南迁,原想一逃了之的真宗极不甘心肠把南迁打算压了下来。为了制止王钦若再向真宗进言,寇准便把王钦若调离都城,出任处所官。朝廷中的主迁派落空了核心人物,脆弱的真宗也只得决订婚征,却迟迟不肯解缆。为了催促真宗早日出发,寇准颇费了一番心机。火线战事日趋告急,急报一封接着一封发到朝廷,他用心都截留下来,先不让真宗晓得,等积多了一并呈给真宗看。真宗一见这么多急报,就慌了手脚,忙问该如何办。寇准不紧不慢地说:“陛下是想尽快处理此事呢,还是想渐渐来?”真宗当然是想尽快处理。寇准顺势说道,只要陛下御驾亲征,此事五日以内就能处理。无法之下,真宗只得同意当即出征。而后,朝廷肯定了亲征的相做事件,安排雍王赵元份留守都城,真宗于十一月二旬日解缆亲征。
真宗朝名相寇准,对宋辽干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寇准是华州下邽人,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常被戏称为“寇老西儿”。寇准19岁就考中进士,宦途比较顺利,其人生性豪放,不拘末节,是个很有本性的人。太宗时,有一次在大殿奏事,寇准的话很分歧乎太宗的情意,太宗愤而拜别,寇准竟然不顾君臣之礼,扯着太宗的衣服不让他分开,太宗被他搞得极其难堪。或许恰是因为寇准的坦直,使太宗比较信赖他,在立太子等敏感题目上也收罗他的定见。寇准支撑太宗立时为襄王的元侃为太子,又撤销太宗立太子后的疑虑,以是提及来真宗能顺利登上皇位也有寇准的一份功绩。如许,真宗也很信赖寇准,后任命他为宰相。
颠末几番谈判,两国媾和胜利,和约规定:宋朝每年输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两边为兄弟之国。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其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澶渊之盟。曹操纵在媾和之前曾面见真宗,扣问给辽朝财物的数量限度。真宗提出了能够接管的底线为100万。寇准晓得后警告曹操纵:“皇上固然说能够给100万,但是若超越30万,返来我就砍你的头。”曹操纵最结果然以30万代价构和胜利。曹操纵返来以后,真宗派寺人去问他承诺给辽多少钱物。曹操纵没有答复,只伸出三个手指。来人归去奉告真宗,曹操纵伸出三个手指,估计是300万吧。真宗惊叫:“太多了!”想了一会,真宗又竟然承认了如此庞大的赔付数额:“能告终此事,300万就300万吧。”比及召见之时,曹操纵只是一味赔罪,问他到底许给辽朝多少财物,曹操纵说许了30万。真宗大喜,重重夸奖了曹操纵。
真宗(当时还是襄王)的幕僚张旻见过刘氏后,感觉她聪明貌美,想起真宗曾提及想纳一个四川女子做侍妾,就安排两人见面。真宗见到刘氏后非常对劲,便把她买了下来。刘氏颇得真宗的欢心,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太宗晓得此过后大怒,勒令真宗把刘氏逐出襄王府。父命难违,但真宗实在舍不得刘氏,便偷偷把刘氏寄养在张旻家。张旻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氏,本身为了避嫌,每天睡在襄王府,以免招致不需求的思疑,乃至是杀身之祸。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