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富弼[第4页/共5页]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至和二年(1055年),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文彦博同日拜相。宣制之日,士大夫以用人恰当相庆于朝。仁宗晓得后,对欧阳修说: “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若本日情面如此哉?” 至和三年正月初,仁宗上朝突发风眩之疾,被内侍扶入宫中诊治,朝中大臣非常惊骇,群情纷繁,富弼和文彦博担忧会产生不测风云,便以在大庆殿设醮为仁宗祈福为名,过夜宫中,随时扣问仁宗病情。因为富弼、文彦博遇事沉着沉着,“宫内寂然”。厥后富弼还与朝中大臣一道,劝仁宗早立皇嗣,安宁民气。嘉祐三年(1058年),进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次年,辅弼文彦博遭人弹劾,罢判河南府,富弼又与韩琦为相,共主朝政。富弼为相时,欧阳修为翰林学士、包拯为御史中丞、胡瑗为侍讲,四人天下众望所归,士大夫称为“四真”,即真宰相、真翰林学士、真中丞、真学士。富弼为相六年,不务兴革,谨“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百官各守其职。嘉祐六年(1061年),富弼以丁忧罢相。宋英宗即位后,召为枢密使。两年后,因腿有病,行走酸软有力,力请罢去所职,领一闲郡养疾,后被恩准,拜镇水兵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扬州,封祁国公,进封郑国公。

澶渊之盟今后,辽宋两边互派使节,礼尚来往,保持了近四十年的战役局面。但因为宋夏好水川之战,宋军再一次大败,西边战事吃紧,北部边防空虚。因而契丹决定趁火打劫,以武力相威胁,于庆历二年正月,派南院宣徽使萧英、刘六符作为使者前去宋朝“索地”。他们递上国书,一面责备宋朝不该讨伐西夏,更不该违背澶渊之盟,如营筑长堤,填塞隘路,开决塘水,添置兵丁等;另一面又说后周世宗所攻取的关南,本是后晋割给契丹之地,若要保持和约,就必须将关南地偿还给契丹。当时大兵压境,宋廷高低一片错愕失措。仁宗在预选谁可出任赴契丹谈判的“国信使”时,举朝大臣之前程莫测,怕出不测,不敢报命。宰相吕夷简和富弼有私怨,乘机向仁宗保举富弼。当此危难之际,年届不惑的富弼挺身接管保举,慷慨奔赴国难,他被任命为接伴使,向仁宗告别说:“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仲春,富弼到雄州(今河北雄县)驱逐契丹使,萧英借口脚有弊端回绝行拜见礼,富弼说:“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说得萧英寂然起敬,只幸亏别人搀扶下行了礼。富弼和萧英谈得很坦白,萧英也毫不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

相关阅读: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人屠归来    薄少,恋爱请低调    悍女驯夫    巫界祖魔    罪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