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东方威胁[第2页/共2页]
为甚么杨广会想攻打高句丽呢?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必然要征服攻高句丽呢?
仲春19日,杨广从江都乘龙舟驶入通济渠,向北方的涿郡(北京)解缆。26日,途中的杨广正式下诏动员讨伐高句丽,圣旨曰:
相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商时,殷宗室箕子率众东走朝鲜,教?枞颂锷@窠蹋?u?使?6苤芊饩簟;?映?蚀??0余代汉初被燕人卫满袭破,建立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出兵灭卫氏朝鲜,于其地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后又罢临屯、真番,以其地并入乐浪、玄菟。东汉末建安九年(204),辽东太守公孙康在乐浪郡南另设带方郡,三国曹魏于正始五年(244)灭公孙氏。如许,从汉元封三年(前108)一向到魏晋四百年间,中原王朝都节制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实施和本地一样的郡县轨制。先进的汉文明及典章轨制由此直接输入朝鲜半岛,并影响半岛以外的别的地区。
同时敕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造船300艘,筹办从海路打击高丽。四月15日,杨广的车驾达到涿郡的临朔宫,征发江淮以南的海员1万人,弩手3万人,岭南排镩(即小矛)手3万人;为保障后勤供应,蒲月,敕命河南、淮南、江南等地制造兵车5万辆送往高阳(今河北高阳)以供装载衣甲幔幕;征发河南、河北民夫卖力运送军需;七月,征发江淮以南民夫和船只将黎阳、洛口各仓的粮食运到涿郡,一时之间,洛阳至涿郡的运河上,船队首尾相连,连绵千余里;官道上从天下各地奔赴涿郡的兵卒和运送兵器铠甲等军需的民夫川流不息,拥堵于道,日夜不断,全部大隋帝都城在为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做筹办
“户六十九万七千”,“强兵三十余万”,半牧半耕,高度集权,是隋朝东面最强大的邻国,有充足的才气臣服周边小国与诸部,乃至能直接对中原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晋末丧乱,五胡入主中原,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在战乱中逐步离开中原的节制,但是,朝鲜半岛南部却向来未被中原王朝征服领辖过。约在公元1至2世纪时,半岛南部中呈现很多部族国度,有马韩、辰韩、弁韩三大地区,汉朝官员通过乐浪郡与三韩打交道。4世纪时,三韩别离构成百济、新罗、任那三个王国,此中百济与新罗交通中国,特别是与南朝来往更多,任那则凭借隔海相望的倭国以自重。而三韩以北的高句丽鼓起于公元前37年,开山鼻祖*在汉郡县管不了的长白山区建立政权,多次与汉朝产生战役。晋末五胡乱华之时,高句丽如五胡入主中原一样,也于公元313年乘机南下攻占乐浪郡,翌年又占据带方郡,不久将都城迁入平壤,使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朝鲜半岛的汗青宣布结束。又跨过鸭绿江与立国辽东的鲜卑慕容氏前燕政权争雄,被慕容氏击败。前燕败亡后汉人冯氏曾奉高句美人高云为主,后又本身取而代之建立冯氏后燕政权,而终被立国中原的鲜卑拓跋氏北魏政权攻破,其国人多量流亡入高句丽,或有浮海远逃到今广东地区者。北魏在六镇兵变中崩溃,中原东西魏分立,北周北齐禅代,及北周灭北齐,多次政治动乱与政权易姓,使塞外辽东无遐顾及,高句丽趁机向西腐蚀拓展,把边境扩大至辽水边。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