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许昌会战(二)[第1页/共2页]
人一多,事就杂,在这等大战将起之际,布施哀鸿的行动本身就有些不应时宜,更别说还得分兵去保护哀鸿的安然,军中诸将对此自是不免都有些牢骚,但是张君武却并未在乎,也没对此作出解释,概是以事的动机实不敷为外人道哉――既已决定要以南阳为临时之按照地,在不清楚李渊究竟何时会反前,自是须得做好运营南阳之筹办,毫无疑问,人才与人丁就是运营成败与否之关头地点,若不趁着战乱之际行皋牢民气之举,待得战事消停,再想行此,必将会惹来大量之费事,而此时,张君武还没筹算跟朝廷完整撕破脸,该做的大要文章,终偿还是须得做上一回的。
徐亮这个智囊称职与否不好说,忠心倒是不假,这一见景象不对,也自顾不得会否触怒卢明月,紧着便进言了一句道。
当然了,张君武本人是没时候亲身去打理那些琐事的,统统的赈灾之事全都交托给了以柴孝和为首的文官体系,要求就两条,一是吸纳哀鸿中的文人,二么便是本着志愿之原则鼓励哀鸿向汝州转移,为此不但承诺赐与米粮,更是派出军伍庇护哀鸿之转移,至于不肯去的么,也不强求,只是米粮倒是没得领了,每日只能两次领粥充饥。
射鹿台位于许昌城北五里处,因三国时曹操常伴随汉献帝在此游猎,并建亭筑台而得其名,台高约三丈,占地约三亩,周边皆是一望无边之高山,无疑是大范围会战之好地点,八月十五日辰时不到,无上军便已大肆赶到了疆场,率先抢占了射鹿台作为全军之批示台,卢明月自率亲卫行列于台上,台下则是六万步军、两千马队;前军主将为其二弟南路大元帅卢明达,统七万步兵、三千马队;右翼为新任东路大元帅严克,统五万步军、一千马队;右翼则是新任北路大元帅赵治山,统六万步军、五百马队,总兵力多达二十四万六千余众。
第一百零四章 许昌会战(二)
“报,禀大王,高觅降贼,尉氏县已失守。”
无上军那头正自严峻备战,可张君武却底子未曾在乎,拿下了长葛以后,也没急着挥军许昌,而是当场修整了数日,直到牛进达部发还了已顺利拿下汝州全境之动静后,方才集结全军,着孙遥为留守大将,统五千兵马以及十二万辎重运输队镇守长葛城,自率主力汇合秦琼的前锋大营,一起迤逦地进抵许昌,在离城十里处安下了大营,至此,许昌会战的大幕已是缓缓拉开……
听得诸将们说来讲去都是老一套,甭管往哪转进,说穿了不过就是个逃字罢了,竟然连一个敢战的都没有,这叫卢明月如何能不活力,没旁的,固然他称王只不过半年余罢了,光阴说来并不算长,可其中之风景却令卢明月心迷神醉不已,再要他去当流寇,卢明月又怎肯甘心,一声的怒叱里,也不知有着多少的不甘与羞恼。
“够了!”
“大王,尉氏县既失,我军粮秣恐难觉得继,现在之计,战则倒霉,当须得尽早撤向两淮为好,还请大王早作定夺!”
别看五分之一的比例仿佛未几,可架不住齐郡军从洛口仓里搬运出来的粮秣基数极大,五分之一的粮秣就意味着五万余石之巨,动静一经传出,不止是许昌周边的哀鸿纷繁向长葛城集合了畴昔,就连郑州等地的百姓也闻风而来,因而乎,短短数日时候里,前来就食的哀鸿已多达近五十万之众。
就在张君武忙乎着收拢民气之际,却未曾想卢明月竟然不知死活地派了名使者前来下战书,商定中秋之日会战于射鹿台,对此,张君武底子没涓滴的踌躇,就只回了个字――战!
“诺!”
见天就要中秋了,本该是喜庆的佳节,何如时价这等兵荒马乱的年代,十室九空之下,所能见到的也就只要兵灾过后的凄苦罢了,特别是颍川郡,更是因无上军的大肆掳掠而哀鸿遍野,不但是浅显老百姓衣食无着,就连很多往昔的高门到现在也都成了灾黎,斯文扫地者不在少数,对此,始作俑者的无上军天然是不会加以理睬的,反倒是初来乍到的张君武下了道军令――参军中拨出五分之一的粮秣救济哀鸿,赈灾地点设在了长葛城中。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