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机心难用处[第2页/共2页]
可如果无动于衷,又担忧天子被流言震惊,也怕激起诸皇子的惶恐,令他们有借口勾搭起来,总归是对太子倒霉。
至于说六皇子,时下的观点,这长辈难堪小辈儿的,就算这长辈再如何在理取闹,那小辈也必然不明净。
自玉德妃生辰后,章和帝独宠永和宫已逾两月,但全宫高低,不管是皇太后、皇后还是新进的美人优伶,都未曾对外透露过不满,可见其淫威深重。
青青安排的傀儡化作道姑,及时将其救起,又找了个山净水秀、民风浑厚的地儿,一同餐风饮露、济世救人,安闲清闲。
只是对于曲青青来讲,宫里这些事情,早已不在心头。小凤凰筑基近在面前,她“普度世人”的终究任务停止的却说不上顺利。
最烦人的是,好轻易寻摸着一二种子选手,却总有民气难测――
这实在是难以预感。
可惜曲青青晚了三年,这女子已经被她救下的大族公子归入后宅为妾,蹉跎于妇人争斗。
又有塞北一孤儿,天生佛性,无人教诲也未曾受甚么感化,恰好从不食荤腥。本身活得艰巨,却还秉承着“扫地恐伤蝼蚁命,珍惜飞蛾纸罩灯”的善念。
珍淑妃如此一番作为,固然她本身身上没洗多洁净,倒是不至于缠累太子了。并且,她上面到底另有个名正言顺的皇后,她一个娇生惯养的皇妃娘娘,小性儿一点儿,不是甚么大错。
这便是只差明说了――我珍淑妃就是不喜好你六皇子,那郡王位,不是我求不来,只是不肯给你罢了。
思来想去,珍淑妃到底是宫里经年的白叟了,深知“百动不如一静”的事理――宫里的流言,如果没有人背后鞭策,那里就能持续多久呢?若背后有人太“操心”,时候长了的独角戏老是更轻易暴露马脚。珍淑妃乃至恰好不时传了六皇子妃入宫,常常急言怒斥,明摆出一副不喜的模样。
孰料,天年不及民气。
曲青青现在算是明白了,那些传说里的神仙人物,为甚么一见着那初出茅庐、身无长物的愣头青,就巴心巴肝儿地“倒贴”,实在是人才可贵,慧根难觅啊……
若此时向章和帝去求,不说老天子答不承诺,内心会不会嘀咕――天子还在位,太子和太子生母就为“将来”的事情考虑得实足,算不得功德。就只说珍淑妃真为了戋戋闲言碎语就劳心劳力,倒显得非常跌份儿,不说她堂堂独孤家的颜面,就是太子金尊玉贵的架子,也是十二万得丢不起。
一是人选难定,人天道也不能是见小我悟了就收一个,真那样,就是三千天下也不敷装的。只是这之间的标准,曲青青也尚未摸清。二是“人才”可贵,悟性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青青也找了很多各种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苦大仇深的主,遵循“黄粱一梦”等佛道标准化操纵形式一一试过,成果却不尽如人意。
可惜,情之一字,向来不是对与错,而是覆水难收。这女子一颗心给了出去,如何还能收得返来呢?便是断念,也是死在了内里,骸骨无存。
机心难用处,唯情罢了。
如许的可儿儿,可不就是奉上门给曲青青添功德的吗?青青一接到质料,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了一应傀儡化作一僧一道前去“度化”这小公子。
但是,牵涉上性命就过了。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