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页/共4页]
这个炕,真是美,两个枕头成一对。
百里也不推让,接笔在手,走到内宅门前,一边吟哦一边挥笔写下:
陈二娘虽已三十岁,嗓门儿却好得出奇,只唱了三句,便把闹哄哄的笑闹声给镇住,满房的人由闹房看新媳妇,变成了听她唱歌。陈二娘一看,干劲更足,嗓门儿更大了:
花轿到门前,鼓乐一声喧。
凤凰拜花堂,红花戴胸前。
“千万别叫出声来。”新娘丁宁声中把红绫一头塞在新郎手里说,“慢点走。”
接着喊道:“伉俪对拜——”
亲朋喜洋洋,媒人笑东风。
周莹这才把盖头翻开说:“我只想喝口平淡些的汤。”
一队乐人来开道,前面抬的是花轿。
陈二娘唱得正努力,忽被尖声尖气的喊声打断:“陈二娘,你撒啥炕哟,都快成孙子她婆了,还不让位给小媳妇小女人们!”
傧相又喊:“二拜祖宗——”
奶妈拉住周莹的手说:“你说得对,说得对,少爷是架不住彻夜折腾啊!我这就去对老爷说,我这就去对老爷说。这闹房的事,免了吧。”
撒把花生儿成双,多子多福金合座。
通捷报,喜通报,嫁奁礼盒前头到。
十撒官星当头照,欢天喜地百口乐……
来年春暖花开时,咱把娇儿抱怀里……
人们轰笑了。当人们把说话的人推到陈二娘面前时,陈二娘扑哧笑道:“狗娃子,你有本领就唱,二娘让位给你啦。”
新娘被簇拥着穿过人巷,进入内宅门时,吴府高低迎亲的女人们齐唱起了《谢媒歌》:
歌声落,身披红绫戴红花的傧相拖长了声音喊道:“新娘跳火塘,一心相夫百年长;儿孙合座喜洋洋,敬老爱幼乐安康。跳火塘——”
喊相公,先别乐,伉俪齐把枣儿数。
百客百宾齐声赞,媒人恩典念平生。
欢笑声中手联袂,抬腿就能上热炕。
房内只剩下周莹的贴身丫环红玉、奶妈和吴府内宅女管家七巧嫂,周莹喝了几口茶说:“奶妈,求你去给我公公说,别让兄弟子侄们夜里闹房好吗?”
撒把红枣花开红,有女赛过穆桂英。
陈二娘唱得声情并茂,正待持续唱下去,不料一口气没换过来,嗓子眼儿像被甚么东西刺了一下,连咳了几声,竟然收回沙哑的吼声,憋得脸红脖子粗,光想干呕。服侍新娘周莹的贴身丫环红玉忙端过八仙桌上放的一杯茶水,递到她手里说:“二娘,喝下润润喉咙。”
新娘笑道:“再大也挡不住我。”话音刚落,只见一团红光一闪,新娘已站在火盆前三尺远的处所。
吴府内各院少爷蜜斯,轰笑声中,簇拥着新郎新娘向新房走去,贺客们则在吴府家人指导下,走向各院芦席棚里。刹时,插手婚礼的六百多名贺客,各归其位,内宅内仅剩下五十几位官吏与吴尉文的存亡之交。闲不住的孩子们,则在前后院内和席棚中窜来窜去,追逐嬉闹。
入了洞房揭头罩,新郎喜来新娘笑。
新郎新娘朝坐在正堂祖宗牌位左下边太师椅上的吴尉文叩过甚后,吴尉文含泪点头,把两个红包递给儿子儿媳说:“爸祝你俩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小琴回了声“是”,便出了房门。
上面画儿真吉利,高高贴在炕墙上。
院中马上发作出一阵“好啊”的喝采声,纷繁道:“看来新娘子技艺不凡呀。”
吴尉文喜在眉梢,率世人来到三门,堡外的鞭炮声与铳声,已是如雷当空,奉告他新娘子就要进入安吴堡了。
下了轿,响鞭炮,搭了天桥撒草料。
世人忍不住喝采道:“祝吴兄早得孙子好当爷哪……”
周莹说:“我发明少爷在拜堂时就打趔趄,如果早晨再闹房,身材怕吃不消,能搁住几下折腾呀!”
请收藏本站:m.zbeen.com